印巴一战和泰柬一战,美国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转变?美国对待盟友使用美制武器的态度变化多端,就像川剧变脸一样让人捉摸不透。 2019年印巴空战时,美国死死按住巴基斯坦的F-16不让用;可2011年泰柬冲突时,却对泰国使用F-16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 2019年2月,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,美国这时候跳出来,指着巴基斯坦鼻子说:"你们的F-16是我给的钱买的,只能用来打恐怖分子,不准拿来跟印度干仗!" 美国这么做主要有三个考虑: 一是担心两个核大国冲突升级,提供F-16这类先进武器可能火上浇油。 二是当时美国正积极拉拢印度对抗中国,需要顾及与印度的关系。 三是美国长期怀疑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阳奉阴违,暗中支持恐怖组织,想借此机会施压。 最滑稽的是,美国竟派人前往巴基斯坦“查岗”,深恐巴基斯坦暗中将F - 16派出,这仿若借邻人一把菜刀,却日日去探查人家是否仅用其切菜。 再看2011年泰国和柬埔寨在边境干架时,美国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,泰国大摇大摆开着F-16去炸柬埔寨,美国就当没看见。 说白了,美国对泰柬冲突装聋作哑就是因为泰国是它在东南亚的铁杆盟友,两国年年联合军演,美国当时正忙着重返亚洲战略,需要给小弟站台撑场面,而泰柬打架规模小掀不起大浪,美国人自然懒得插手。 最妙的是美国这次既不点头也不摇头,装聋作哑,毕竟柬埔寨背后站着中国,美国既不想得罪泰国,也不想惹毛中国。 美国卖武器从来不是简单的交易,里面暗藏操控手段,给巴基斯坦的F-16设限是为了向印度传递支持信号,对泰国放宽武器出口则是向东南亚国家展示追随美国的好处。 更绝的是,现在的美制武器都装了"后门",据说美国能远程锁死战机的关键功能,让你买来的飞机变成废铁,巴基斯坦的F-16后来老是出毛病,你说巧不巧? 美国在印巴和泰柬问题上的双标操作,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课——国家之间只有利益,没有朋友。 在印巴问题上,美国就像个端水大师:一边要巴基斯坦帮着反恐,一边要拉拢印度对付中国,不让用F-16就是它想出来的"两全其美"的办法。 在东南亚,美国则是在下一盘大棋,眼看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,它必须紧紧抓住泰国这样的小弟,允许泰国用F-16,就是在说:跟着大哥走,武器随便用。 现在的军火生意也越来越高科技了,卖给你的不仅是飞机大炮,还附带一堆使用条款,就像买了部手机还要绑定账号,以后打仗前可能还得先问问美国:大哥,这武器今天能用不? 所以说,小国买大国武器就像请神容易送神难,你以为买的是保命符,说不定哪天就变成紧箍咒了,这大概就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生存法则——弱国无外交,买了武器照样没自主权。